家長為什么為思維培訓買單?
中國數理思維教育主要聚焦于2-15 歲少兒,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提供培養數理認知、邏輯思維、判斷分析等能力的綜合內容,多用動畫包裝課程,用劇情串聯知識點,包含線上線下兩種教學模式。
近2年,國內線上數學思維教育發展迅速。根據愛分析去年10月發布的《中國數理行業思維報告》顯示,2019年線上數理思維培訓的市場規模在 30-40 億元。據IT 桔子數據統計,2019 年上半年數學思維賽道 6 起投融資共計 4.35 億元。蜂擁而至的資本也反映出消費者的熱情。
數理思維課就是學數學嗎?
目前國內主要數理思維培訓機構在公開宣傳中,都將課程核心設定為培養少兒的邏輯、分析能力。從實際操作層面看,該類型課程內容設置包裝為能夠兼顧家長希望孩子考試得高分,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提高的需要。
顯而易見,思維培訓并不等于數學做題,孩子思維能力將體現在日后工作與生活的各個方面,而非僅僅考試解題。
大部分家長能夠直觀把握判斷孩子數學解題能力,至于課程對思維能力提升效果,家長們普遍存疑。采訪中,數位家長不約而同反映這類思維課程實際上比較定式,課程內容實際上更像是學校數學或奧數的提前學習,主要用來滿足孩子“小升初”,“這些思維課本來就超前,屬于奧數敲門磚。”
關于如何選擇具體思維培訓課程與機構,大多家長也沒用一個清晰明確的標準,基本參考自己身邊大多數人,隨大流比較安全省心。
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思維培訓課?
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培訓協會副會長、少兒思維教育資深從業者劉仁杰在采訪中表示,市場提及思維培訓時,大都會用稱其為“數學思維”、“數理思維”、“邏輯思維”,這幾個詞比較直觀、通俗易懂,但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誤解。
目前的思維培訓課程,大都是以數學為載體,但數學能力并不等同于解題。思維培訓的本質就是提升孩子獨立思考、分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相對于K12(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,現在普遍被用來代指基礎教育)學科輔導而言,思維培訓沒有成熟的課程標準可參考。
面對市面上繁多的數理思維培訓機構,劉仁杰建議家長可以選擇有更豐富教學實踐經驗,有產品研發升級能力、有較好教學服務口碑的機構。
今年4月通過課前評測,培訓機構給鄭女士兒子小V安排了起步級別的L1課程,“L1大多都是三歲多的孩子在上,而小V已近6歲了”,考慮到孩子自尊心,鄭女士還是給孩子改上了L2課程。
劉仁杰建議家長擇課遵循“最近發展區理論”,課程內容難易度略高于孩子的認知水平,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,孩子“跳一跳”能夠得著;這樣的情況下,最利于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
